使用惠普800 G3搭配OpenMediaVault搭建家庭NAS
本文最后更新于 40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。

自从迷上了摄影,我的电脑硬盘空间便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,区区1TB的存储大小根本不足以支撑大量存储的100M一张的RAW格式照片,终于我再也无法忍受桌子上堆叠如山的移动硬盘,所以决心装一台便宜的NAS来存储这些东西。

配置

  • 主机我选择了惠普800 G3准系统,相对大牌子的惠普提供了相对更加稳定的质量和更多的支持文档,让我们后续的装机和配置过程中减少了不少麻烦。主机拥有两个3.5寸硬盘位,一个2.5寸硬盘位,1个m.2硬盘插槽和四个pice插槽。相当豪华的插槽数量也为这台主机赋予了不俗的拓展性。

(购买的淘宝店家:https://e.tb.cn/h.TTp1AiWEKwgC38e?tk=eXDw3ATj7iY 东西还不错,值得推荐,无广告)

  • CPU我是用的Intel的G4560,由于omv系统对配置要求并不高,我也后续没有安装虚拟机的打算,因此这颗十几块钱的cpu完全够用
  • 内存方面,注意主机只能使用DDR4内存,因此我选择了两条威刚的4G内存组成双通道
  • 硬盘我选择一块120G的威刚ssd作为系统盘,两块2TB的西数红盘组成raid1来作为主存储盘,一块m2 512G ssd作为跑PT下载和跑H&H之用
  • 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些额外的配件:两根sata线,注意需要那种一头直一头弯的;惠普专用的硬盘螺丝,几块钱就可以买到,一块硬盘按用两个算;装机用的螺丝刀套装;一根DP线或VGA线(没有HDMI)

开始装机

装前先来一张全家福(转换线不需要,买多了)

IMG_8212

  1. 首先向后推动黑色顶盖,机器内部变可以一览无余,硬盘架是可以向上翻转的,为下面的内存和m2插槽提供空间。可以看到内部模块相当清晰,走线相当严谨

585EF1DC-A936-4B45-9F6D-514026398FAF_1_105_c

  1. 我们先来装CPU,需要握住导流罩卡住风扇的两个卡扣向外轻轻掰动,然后向上便可以拿起导流罩。注意会有一根线在导流罩中穿过,不要大力出奇迹!!!

04EB91B9-E2FC-4B71-8897-15F02FB7BED2_1_105_c

拿起导流罩后便漏出了cpu散热风扇,我们使用一字螺丝将散热器拧下来。注意风扇的线插在主板上,不要大力出奇迹

949C6418-1B56-491D-B9C7-37BB9ED6EB66_1_105_c

拆下来的散热风扇

8725D81C-BFE2-4431-B1DB-8F1FE7E266D3_1_105_c

装上CPU涂抹硅脂后将东西原样装回即可

  1. 安装内存我们尽量选择24,13插槽,看清正反,谨防大力出奇迹

    C3DBEFAE-F881-48B3-B993-91A0117CB100_1_105_c

  2. 装硬盘,2.5的硬盘架在3.5下面,我们安装顺序是m2,2.5,3.5按照顺序安装即可,以下是安装完成的样子

    BFD5AAC8-6CE1-4AB3-9572-C952C83C6C6E_1_105_c

然后扣上盖子,我们就可以开始安装系统啦!

系统配置

扫盘

首先,因为我购买的二手硬盘,所以我们首先进入PE扫个盘,这里使用的是DiskGenius。扫盘的过程是相当的慢,需要耐心一些

07F3215E-7E28-4EE0-A594-AC7A685FEBA6_1_105_c

在硬盘没有问题后我们便可以开始安装omv系统啦

制作启动盘

首先从OMV官网下载ISO镜像

然后制作引导盘,我找了一个16G的u盘,使用BalanaEtcher进行写盘。在写盘时候请务必看清楚是哪个盘!!!

image-20241226172835655

随后写盘完毕拔下来即可

image-20241226172733162

安装系统

插入U盘和网线,开机后连续按动F10进入bios并且将u盘设置为引导盘

81941F60-28D4-4BEB-87FC-AC8B9505FBED_1_105_c

按照你的实际情况选择语言,地区,键盘映射

在硬盘分区UEFI引导选择强制UEFI安装

F4862F94-AC08-4E00-8A6A-DC1797F5DFD7_1_105_c

在对磁盘进行分区的页面选择你要安装系统的盘

BC0061C7-38D5-46F6-87C7-8F905EAAF43D_1_105_c

然后选择适合你的镜像站点,我这里选择了清华源,不需要配置HTTP代理

出现如下画面后我们拔掉u盘,然后点击继续重启电脑

400B4726-6048-4FAD-9CFA-09BA1CA9E912_1_105_c

重启出现hp logo后继续连续按动F10进入bios,将安装系统的盘设置为引导盘。

随后在安全引导配置选项中更改为禁用传统支持和禁用安全引导(不禁用会导致进不进去系统)

CB8C0FF1-E3DB-404D-B0D2-A1BC77598CDA_1_105_c

然后保存重启

52D976C5-C70C-495D-96BB-E5266C941EA6_1_105_c

随后便可以输入root密码进入你的系统了,也可以通过上面显示的eno1远程连接到你的omv配置面板了(账户admin,密码openmediavault)

换源

因为身处国内,很多服务直接连接不方便,所以我们使用清华大学镜像源进行换源。

首先我们通过ssh连接到nas,账号就是root,密码就是登录时候的密码

然后逐条输入下文进行换源,可以参考: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help/OpenMediaVault/

omv-env set OMV_APT_REPOSITORY_URL "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OpenMediaVault/public"
omv-env set OMV_APT_ALT_REPOSITORY_URL "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OpenMediaVault/packages"
omv-env set OMV_APT_KERNEL_BACKPORTS_REPOSITORY_URL "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debian"
omv-env set OMV_APT_SECURITY_REPOSITORY_URL "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debian-security"
omv-env set OMV_EXTRAS_APT_REPOSITORY_URL "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OpenMediaVault/openmediavault-plugin-developers"
omv-env set OMV_DOCKER_APT_REPOSITORY_URL "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docker-ce/linux/debian"
omv-env set OMV_PROXMOX_APT_REPOSITORY_URL "https://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proxmox/debian"
omv-salt stage run all

然后我们需要安装OpenMediaVault-Plugin-Developers,安装这个软件之后我们便可以更方便的安装各种附加插件了

wget -0 - https://github.com/OpenMediaVault-Plugin-Developers/packages/raw/master/install | bash

如果很不幸,你和我一样一直被connect error所困扰,我们也可以从清华大学镜像站下载安装,在这个路径下找到插件即可

image-20241227191613580

然后使用wget命令拉到本地后用dpkg -i安装即可

系统初始化设置

[!NOTE]

OMV系统全部采用了二步验证方式,所以在保存后还需要在黄色方框点击对勾二次确认

进入系统后我们先更新系统组件,前面我们已经完成了还原操作,所以这里更新速度应该还是比较快的

image-20241227193737355

然后我们来设置一个非root账户,root账户权限太高了不安全

image-20241227193954737

随后关闭root的ssh登录权限,之后用刚刚创建的账户登录ssh即可

image-20241227194051963

然后我们来设置固定IP,将ipv4方式设置为静态并且设置为当前ip地址,网关和dns服务器指向你的路由或者具体地址

image-20241227194221240

在omv插件设置中我们启用docker repo

image-20241227194411600

随后搜索安装docker,这里可能会产生网络连接问题,不过多尝试两遍应该是可以的,如果不可以可以上网搜索Debian安装docker和docker- compose自行安装即可

image-20241227194535978

安装完成后我们来重置面板密码,以及排列仪表盘,将你想显示在主页的参数勾选上即可

image-20241227194625082

image-20241227194725551

然后我们来设置邮件提醒,这样nas有什么问题我们能第一时间了解到,设置完成后我们便可以点击测试发送一封测试邮件

image-20241227194907254

image-20241227194945419

添加与设置磁盘

我们选中除系统盘外的磁盘并且进行擦除操作(这会丢失所有盘上的数据),选择快速擦除

image-20241227195304711

然后进入文件系统页面选择你想要挂载的格式,一般而言单盘我们选择EXT4,组raid阵列我们选择BTRFS(raid几什么含义请自行上网搜索并且选择最适合你的,一般而言我们不用raid0)

image-20241227195516407

然后我们需要设置一个共享文件夹,后续所有通过SMB访问的都是到这个文件夹之中,在设置时候根据自己需求选择对应的权限组设置

image-20241227195931266

随后我们打开SMB共享,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内网的其他设备通过SMB连接到nas了,SMB设置直接保持默认就好,或者根据你具体的需求进行更改

image-20241227200040984

然后在设置里打开SMB服务就好啦


在后面,我将会尝试在omv中配置H&H和PT刷流,不过今天太累了就先写到这里啦,去快乐参加社团聚会啦~

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明天分解

博客内容均系原创,未经允许严禁转载!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